凌晨三点十五分,德黑兰郊外的防空指挥中心突然警铃大作。
值班军官阿米尔从椅子上弹起来,盯着雷达屏幕上一片雪花,手指在键盘上疯狂敲打。
"见鬼!系统怎么全黑了?"他抓起对讲机吼叫着,回应他的只有滋滋的电流声。就在此时,窗外传来震耳欲聋的爆炸声,玻璃窗被冲击波震得粉碎。
两百架战机像蝗虫过境般扑向伊朗腹地,三百多枚精确制导炸弹雨点般砸向预定目标。纳坦兹核设施的安保人员刚拉响警报,指挥中心的屋顶就被掀上了天。那些价值连城的离心机,在火光中扭曲成麻花状。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专家后来检查现场时直摇头:"这地方没个三五年修不好。"
伊朗防空部队的士兵们端着枪在阵地上乱转,他们的雷达成了摆设,导弹发射架像被施了定身法。有个上尉气得直跺脚:"昨天还能打下来袭导弹,今天咋就成废铁了?"他们不知道,摩萨德的特工早就把"礼物"埋在了阵地周围。那些伪装成石头和设备的微型炸弹,在远程指令下同时起爆,把伊朗的防空网撕成了渔网。
德黑兰街头,一辆破旧的卡车慢悠悠地晃过检查站。哨兵例行公事地扫了一眼,挥挥手放行。没人注意到车厢里藏着的好东西。两个小时后,这辆卡车停在某处军事基地外围,车顶突然打开,几枚导弹拖着尾焰直扑目标。基地指挥官接到报告时一脸懵:"啥?卡车会发射导弹?这他娘的是变形金刚吗?"
更绝的是德黑兰郊外那个废弃农场。表面上堆满了饲料和农具,地下却是个无人机组装车间。摩萨德从黑市搞来的零件在这里变成了一架架自杀式无人机。空袭开始后,这些"小蜜蜂"倾巢而出,专找重要目标下嘴。有个伊朗士兵描述当时的场景:"天上黑压压一片,跟捅了马蜂窝似的,打都打不过来。"
伊斯兰革命卫队的二十多名高级将领,此刻正聚集在地下指挥所开会。他们讨论到一半,头顶突然传来奇怪的声响。参谋长刚抬起头,整个天花板就塌了下来。这次精确打击直接把伊朗的指挥系统打成了脑震荡,革命卫队花了整整一周才重新建立联系。
国际社会对这次行动的反应相当精彩。美国务院的发言人嘴角抽动,强忍着没笑出声;俄罗斯代表在联合国拍桌子大骂;以色列总理办公室的电话被打爆,接线员一律回答"无可奉告"。最逗的是某个中东国家的代表,私下跟同僚嘀咕:"早知道以色列这么能打,当年就该多买点他们的无人机。"
伊朗方面气得跳脚却无可奈何。他们的外交部长在记者会上咬牙切齿,说要让以色列付出代价。底下记者们互相使眼色,谁都知道现在的伊朗就像被拔了牙的老虎,叫得凶却咬不动人。有个德黑兰的出租车司机说得实在:"天天喊报仇,连人家飞机从哪来的都搞不清楚,报个锤子仇。"
这次行动暴露了伊朗防御体系的致命弱点。那些花大价钱买来的俄制防空系统,在电子战面前像老年机一样卡顿。军事专家分析录像时发现,以色列战机大摇大摆飞过伊朗领空,地面的防空导弹愣是没反应。有个评论员打了个比方:"这就好比小偷在你家装了监控,你还天天在镜头前显摆保险箱密码。"
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。1981年以色列空袭伊拉克核反应堆时,也是这般干净利落。当年被炸的奥西拉克核设施,现在成了旅游景点。导游指着废墟对游客说:"看,这就是不重视防空的下场。"不知道纳坦兹核设施将来会不会也开发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
中东的军火商们最近生意火爆。听说某国一口气订购了二十套防空系统,还特意要求加装反无人机模块。军火公司的销售代表乐得合不拢嘴:"感谢以色列老铁送的业绩。"更搞笑的是某国的国防部长,开会时突然要求检查会议室有没有窃听器,把下属们整得哭笑不得。
伊朗老百姓的反应倒是出乎意料。德黑兰集市上的小贩们照样吆喝,年轻人依旧刷着手机。有个大学生说得实在:"核设施炸了就炸了呗,反正平时也用不上。倒是汽油能不能降价啊?"这种淡定让西方观察家们大跌眼镜,说好的同仇敌忾呢?
摩萨德这次行动堪称教科书级别的特种作战。从情报收集到武器渗透,从电子压制到精确打击,环环相扣滴水不漏。有个退役的特种兵看了新闻直咂嘴:"这操作,比好莱坞电影还刺激。"不过他也提醒,伊朗吃了这么大亏,迟早要找补回来,下次可能是某个意想不到的地方。
现在最紧张的是叙利亚的伊朗军事顾问们。听说他们最近都养成了抬头看天的习惯,有个军官甚至买了以色列空军的识别手册,天天研究战机型号。这种被迫害妄想症把当地人都逗乐了,有个咖啡馆老板说:"以前他们走路都横着,现在跟受惊的兔子似的。"
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调查报告很有意思。专家们确认纳坦兹核设施的损毁程度远超预期,但在地下深层发现了一些完好的设备。报告写得相当委婉,说"部分功能可能保留"。明眼人都懂,这是在给伊朗留面子。毕竟谁都不想逼急了这个中东刺头。
以色列国内的反应相当分裂。反对党指责政府冒险激化矛盾,支持者则欢呼这是先发制人的典范。有个特拉维夫的老兵在酒吧里喝高了,拍着桌子说:"打得好!下次直接把他们导弹库也端了!"结果被酒保请了出去,理由是影响其他客人看球赛。
这场暗战给全球情报机构上了生动一课。有个不愿透露姓名的情报官感叹:"现在搞渗透都这么卷了吗?"他所在部门连夜开会,把安保手册从头到尾改了一遍。最搞笑的是某国大使馆,突然要求所有外购设备必须拆开检查,连咖啡机都不放过。
伊朗核科学家们的日子突然轻松了不少。以前天天被 deadlines 催着赶进度,现在项目直接暂停。有个研究员偷偷跟朋友说:"终于能陪孩子过周末了。"这种黑色幽默在学术界悄悄流传,有人说这是另类的"福报"。
中东局势就像一锅煮沸的浓汤,表面看着平静,底下暗流涌动。普通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柴米油盐,电视里那些打打杀杀的新闻,还没菜市场涨价来得实在。有个开杂货店的大叔说得精辟:"管他谁炸谁,日子总得过。诶,您要的盐三块五一包。"
本文旨在分享有趣的内容,无任何不良暗示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。
配资平台开户,启天配资,郑州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